新闻宣传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宣传>新闻动态>详细信息

    从亚运会走向奥运会----记百慕工程公司销售经理刘佩林

    发布时间:2008-10-08字体:【 】   【打印】   【关闭
        

        

        

        

        

        

        
    当北京奥运会的各项赛事如火如荼进行时,想方设法拥有一张观看比赛的票,成为人们热衷的快事。而作为普通职工的百慕工程公司销售经理刘佩林有着一个特殊的胸牌。带上这个胸牌,他随时都可以去英东游泳馆观看奥运比赛。这是奥体中心为奖励刘佩林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做出的贡献而给予的特殊待遇。
        坐落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的英东游泳馆始建于1986年,是已故香港商人霍英东先生在北京成功申办亚运会时捐出1亿港元修建的,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游泳馆。兴建之时,亚运会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提出,场馆钢网架的防腐性能一定要保持在10年以上。当年的刘佩林在总工程师面前拍胸脯立下保证:“绝对不会出问题!”
        游泳馆钢网架屋顶是体育馆的核心部位,但处于最恶劣的腐蚀环境中——室内常年湿热,水汽四处缭绕;因泳池的水要经氯气等消毒,空气中氯离子含量高,对钢材的腐蚀很大。刘佩林与九室领导及科研人员一起进行涂料研制的科技攻关,严把工程施工质量关。1989年底完工的英东游泳馆钢网架,历经17年之后,不但漆膜未老化,连颜色都没变,在北京市实属罕见。因而,2006年为筹办北京奥运会英东游泳馆要进行改扩建时,奥体中心工程部主管工程师一定要找刘佩林来负责网架的防腐施工。
        据项目总工程师丁峰介绍,此次英东游泳馆内部进行了翻新、改造和整体完善:给游泳池底“换肤”铺防水膜,在游泳馆屋脊上开电动天窗,为观众和运动员设计独立送风系统……而在各式各样的工程中,难度最大、最让人费神的是给屋顶的钢结构刷防腐涂料和悬挂吸音体。
        英东游泳馆屋顶的钢网架从最高处到地面有37米,比12层楼还高;钢管结构高低错落又有弧线,刷起涂料来非常困难。常用的防腐施工方法是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进行操作,可建成的场馆地面有游泳池和地下室,承受不了脚手架的“体重”,不能搭设脚手架。而英东游泳馆的钢网架又是独特的双曲线型的,即使将工人垂直吊在空中也很难操作。用什么施工方法实现防腐施工的目标,成为场馆改建中最大的难题。
        很多施工单位看过施工现场以后摆手,表示不参与工程投标了。而英东游泳馆在2008年初就要举办水球项目的奥运会资格测试赛,工期很紧。最后,奥体中心主任彭维勇信任地对刘佩林说:“这个活是政治任务,我应该交给你们院,但现在来不及了,就交给你老刘了。”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刘佩林的悬挂施工方案最终通过建设部专家的安全论证,即在网架下面整个铺上安全网,降低危险系数;再给吊在空中作业的工人腰上斜着横拉一根绳,随时完成“空中转体”,以便将每根钢管的犄角旮旯都刷到。
        工人们都在30余米的高空当起了“蜘蛛侠”,吊着大绳儿在半空作业。光做防腐一项,十几个“蜘蛛侠”就在半空忙活了三个月。年逾六旬的老刘也与工人们一起上下攀爬,在现场监督指导,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保证了施工平稳顺利地进行。
        此后,老刘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又接二连三地解决了按常规几乎无法解决的多项难题:用机械打磨和调整底漆配方,解决了空中桁架除锈问题;通过地面防腐后整体吊装的方法,为悬挂的新式吸音体做防腐。在各方的努力下,老刘带领施工队伍提前40天完成防腐任务,且一次通过验收。
        作为北京亚运会的标志性建筑,改建一新的英东游泳馆又见证了奥运盛会莅临盛世中华的辉煌。刘佩林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扬 "善打硬仗,顽强拼搏"的作风,也获得了专家的赞誉。彭维勇主任无限感慨地说:“把工程交给航材院,一百个放心!” ■郎小兵
        

    相关文章